2009年12月11日星期五

<浅谈堂区修女和神父身份的自我认同>

从圣召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谈圣召

前言
1、为何要讲这个的题目
2、心理学与灵修的关系

第一讲 堂区修女和神父身份
一、对身份的理解
二、堂区修女和堂区神父的身份
三、中国教会的自我认同感

第二讲 圣召发展心理学(一)
一、生长期----原始的经验(01-17岁)
二、培育期----分辩与肯定(18-25岁)
三、成长期----理想与现实(26-45岁)

第三讲 圣召发展心理学(二)
四、维持期----成就与困扰(46-65岁)
五、成熟期----知天乐命在晚年

第四讲 自我认同中几种偏差
一、无耐型
二、俗化型
三、对抗型

第五讲 影响自我认同中的几种障碍
一、潜意识的影响
二、身与心的张力
三、阴暗中的教会

第六讲 如何才能走向身份自我认同?
一、寻求有辅导者的帮助
二、了解心身成长的历程(艾瑞克森)、治愈在成长中的死结
三、情绪在认同中的调适
四、平衡看待修道的过程
五、加深原始召唤的反省---让情感在主内划向深处
(若21:1-18)

结语

* * * * * * *

前言

1、为何要讲这个题目?

2002年10月1日我领受了铎职,成为一个教区神父。在近3年的铎职生活中,自己虽然没有经历生命的全部,但是那短暂的风雨已让我心灵上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过等我迷途知返向上主表白 “在与主相爱上,自己是一个不倒翁”时,我对自己的身份肯定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认同。“人之所是远超过人的所无”(梵二),真的修女神父身份不是有什么,而在于本身是什么。

修女神父奉献的意义在于“是”,而不是“有”。不过我发现同道的很多人却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出现一些自己也不知为何的思想言语行为,不仅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负面的因素,更让本来就受伤的教会显得显得更加脆弱。因着自我这点微薄的身同感受,我自己的堂区举行的一次修女神父聚会上,分享了<<堂区修女和神父身份的自我认同>>题目。

当时我的同学李神父就让我来给自己的教区的修女,做一个有关心理学方面分享。后来他给我打电话,我就给他说还是讲原来的题目,自己会在原来基础上再补充一些资料,来弥补以前的不足之处。在整理的过程中,我更加感到唯有奉献于主的人体验到自己身份是什么又能达到认同时,才会对基督死心踏地、忠贞不贰,更会在教会里安身立命的乐趣和知命乐天的动力。

2、心理学与灵修的关系

梵二以后,在圣召上非常强调培育人格重要性,自然在灵修运用了很多现代心理学知识。我们可以说心理学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了解人性,也可以封闭人性,关键在于人的是否会选择。可以用个比喻说明灵修与心理学关系:人心象一块地,心理学象一把锄,它可以翻开(心)地里面的东西,让人看清楚里面到底有什么,不过要使之具有肥力和滋养万物生长的良田的需要灵修的促动。灵修就是使人心与生命之源相交相遇过程,并能使人心得到改变的动力。只有心理学的知识,而没有灵修的体验,就是等于人只有四肢而没有头脑和心脏。灵修会使心理学在人的成长上具有属灵的价值,心理学会促使人在灵修的道路上更好的发展。

在我修院的生活,有好多恩师给了灵修上我所需要的培育。他们多是心理与灵修方面的专家,心理与灵修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如今从圣召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谈修女神父的身份的自我认同,我也是受他们 影响而已。在这里我要感谢他们在修道路上的陪伴,求主降福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第一讲 堂区修女和神父身份

一、对身份的理解

1、对身份的几种误解:

有一个教区以前本来天下太平、上下团结,可是竟出现了两个主教,老主教不退,新主教也不让,弄得神父和教友也分裂了。两派之间出现文斗,更让我人伤心也出现了武斗。他们都是快见天主的人了,可是他们放不下“老脸”,在晚年为教会做了些糊涂事。

在教会里,有好多人以世俗上观念来了解身份,以致于出现如下的偏差:

(1)身份是一种“地位”的象征:高高在上,目中无人法利赛人

福音:谦卑(小孩) 玛9:33-37

(2)身份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呼风唤雨,为所欲为法利赛人

福音:仆人(洗脚) 若13:12-17

(3)身份是一种“金钱”的象征:阔气排场,前呼后拥法利赛人

福音:神贫(虚心) 玛5:3
富人难进天国 玛10:23-25
一心不能二用 路16:13

2、对身份观念的澄清:

(1)身份决定 什么?

身份决定了你是一位修女或神父,天主透过教会的圣事或圣仪庆典会给予人一种身份
修女 终身愿的典礼(圣仪)
神父 圣秩圣事庆典(圣事)

(2)身份不能决定什么

a.不能决定你会得救
为得救不必做修女神父
糊涂的童女 玛25:1-13

b.不能决定你会一辈子快乐 有气无力、无可耐和的人大有人在
快乐不一定会一修女神父划等号
快乐有源于心灵的单纯和依赖 玛6:26-31飞鸟和百合花

c.不能决定你会永远忠诚侍奉主,热心服务教会
心猿意马的人不是没有、而号称悠闲女人男人的也不少 、半路相失的人虽少也有
忠诚和热心不一定会永远与修女神父握手言和
忠诚来自与主相爱的深度、热心源于对主的赤情

(3) 身份到底是什么?
身份是使命与责任的合一
耶稣受洗 玛3:13-17天父的爱子

二、堂区修女和堂区神父的身份

1、堂区修女的身份

(1)基督的净配 修女发愿时,会用一个“戒指”来表达此生与基督的关系,即用婚姻的形式来说明修女的首要身份是“基督的净配” 。
今生不二属,白首共此心

我爱我主
a.切忌为某物 会衣或其他(常识、地位) 表面(心中失落的一环)
b.切忌为某事 家庭变故或感情失落 移情(心中的白马王子白雪公主)
c.切忌为某人 为老神父修女或父母 安慰(哥哥,姐姐和妹妹)

(2)修会的成员 修女发愿时,会接受会规以此表达归属修会的一个团体,以后将用修会的神恩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心存修会有家,姐妹情深归心

我爱我家
a.培养修会是我家的意识 修会是我家、我家在修会
b.尊重与包容长上的一切 尊重源于天主的上智包容基于人性的欠缺
c. 姐妹手足情深胜似海洋 同性友谊是可求不可遇

异性友谊是可遇不可求

(3)堂区的多边天 堂区修女是经教区主教同意,由修会派遣到协助堂区主任(本堂神父)进行各项牧民工作。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我爱我的教友
a.不卑不亢 不是保姆,不是打工妹,不是雇员
b.尽其在我 做能做做之事,说能说能之言
c. 爱不讨好、处而不同

2、堂区神父的身份 主教是基督的代表(vicar参ccc1558),神父是基督第二(司铎是主教圣职的合作者,助手和工具参ccc1562,1567)。基督与教会关系犹如新郎爱新娘一样(弗5:25-27),主教在接受职位用“戒指”就是用婚姻图像表明主教与教会的关系。做为基督第二的司铎的身份:

教会是我家 我家在教会
a.教会的净配 我爱我教 忠贞不渝、
b.教区的成员 我爱我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堂区的负责人 我爱我堂 尽心竭力、呕心历血

三、中国教会的自我认同感 爱我中华、爱我教会

1、福音进入中国三个时期

唐朝景教 公元635-845 210年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元朝方济各会 公元1245-1343 98年
明末耶稣会 公元1552(圣方济沙勿略)-1582年(利玛窦1610年)-2002年 450 年
明末清初 生长
清朝后期 考验(教难)
清朝末期 发展和困扰(殖民与教案)
民国时期 再发展 (梦想与幻灭)
新中国时期 结出了“爱国会”—个我们永远也尝不透的苦果!

2、“爱我教会、爱我中华”的祈祷文

“我爱我的教会,我爱的我的中国”,不过在面对历史的创伤和正视现实的困境,我不得不说:自从1552年圣方济沙勿略踏入中国的大门406年之后,教会在中国大地上结出一个醋酸的“果子”。可以说“爱国会”是一个我们永远也尝不透的苦果,也是一个我们永远抹不掉“原罪”,也是我们世代的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教会儿女要永远背起的历史重负。因为这个苦果包含了先辈太多的辛酸和泪水,也包含了同胞们更多岐视和误解!做为一个中国人,又做为一个教会的儿女,我只能向上主发出多情的哀怨和苦诉说:
主啊!在还没有选择时,你的上智已让我们脆弱的群体要肩负所有的一切!
面对过去我们真的不能改变什么,只能吸取痛苦的经验,
面对现在我们真的不能接受罪名,只能承担历史的重负,
面对未来我们真的不能保证什么,只能相信一切将好转!
主啊!我不能力挽狂澜,
我只能尽其在我。
我不能扭转乾坤,
我只能星星之火。
我不能指指点点,
我只能吐些爱火。
我不能模棱两可,
我只能忠贞不渝,啊们。

第二讲圣召发展心理学(一)

人自幼至长,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圣召就是产生了,并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中生长,壮大和成熟。做为奉献于主的,圣召在人的心路历程中会经历那些发展呢?

一、生长期 原始经验
1、年龄段:1-17岁
2、孕育圣召产生的因素:

a.家庭的信仰氛围:
圣召的摇蓝是家庭,爷爷奶奶的热心,父母的表样会对子女一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例如:很多神父修女,都是在家庭里受到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教育后,蒙发了做神父修女原望。

b.同龄群体的影响
看到有同伴进入修院,自己也会心动跃跃欲试。这个阶段的孩子同龄人影响会超过大人。例如:我进了修院之后,姐姐本来在外面工作,结果她回来了,也进了修院。

c.神父修女的榜样
神父修女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完美人物,神父修女在教友中的地位和爱戴,也更会吸引孩子想往。

d.幼小心灵的经验
天主也会在这些幼小的心田上播下爱的痕迹,可能性是梦境,也可能是奇遇。

3、孕育圣召的心理
a.相信者 喜欢圣人故事,特别是有关小孩
b.幻想者 我能不能看见天主呢?我想爱小耶稣怎么办?
c.模仿者 学神父做弥撒的样子,学修女走路的样子
d.行动者 我要做神父修女,要进修院

4、进入修院 天真烂漫、一心一意

二、培育期 分辨与肯定

1、年龄段:18-25岁

2、受教中的圣召心理特征

a.热火朝天的赤情
例如:做九日敬礼等到神工
b.争分夺秒的学习
例如:为考好成绩,加班加点
c.心灰意冷的低谷
因各种内外的影响,成绩、孤苦、打击、冷漠、神枯等,有点怀疑自己的选择。
d.渴望外面的世界
什么时候才可毕业啊!外面的世界真精彩,里面的环境真苦闷。

3、困扰圣召心理几个因素
a.学习竞争的压力
b.人际关系的孤独
c.同路相失的触动
d.爱心教会的冷漠
e.培育老师的欠缺
f.沉重肉身的张力
性的困扰,胡思乱想

4、影响肯定圣召几个因素

a.冲破无神思想的羁绊
无神论思想造成的认识的不完整,怀疑信仰的部分内容。
b.分辨原始经验的纯度
圣召的分辨,鉴定是否有圣召,是否适合做神父修女? 坚定与流失
c.得到知性培育的完整
知识不仅要有完备的教会神哲学的思想,还应该有广泛的社会知识系统(历史、地理、天文、科技、社会等)
d.平衡灵肉成长的体验
灵性与肉性之间有一种张力,不好感受会影响思想的妄动,也会让生理上的冲动出现动荡。(幻想与自慰)
e.具备与主情感的投身
修院里培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体会到与主的感情以,与主心心相印的美好。

5、走出修院 胸怀大志、满腔热情

三、成长期 理想与现实的困扰

1、年龄段:25-4

2、工作中的圣召心理特征
a.激情似火的岁月
25-30岁人的生理处于最旺盛期,新官上任三把火

b.事业成就的高峰
25-45岁人的事业成就最佳时期,修教堂、领洗教友的多少

c.身份角色的转换
在起初心理不适,在习惯中自然接受,不过会变得让人感觉有点世故。

d.心理身体的疲劳
长上的安排、教友期望与自身的理想而错综复杂的压力 ,就会让其工作上会是个狂人 ,自然繁重的工作带来心身的疲惫。

e. 性欲自制的妄动
出现第二个困惑期、青春期的心理再次萌动(自慰)
男性由冲动转为安慰 女性由萌动转为觉醒
例如:有位老主教称之此时为“干柴、烈火”

f. 祈祷与工作失衡
缺少部分或全部,无规律。日课由大变小(学生时代希望大的),

g.领受圣事的干枯
人在源泉旁仍渴,在圣事中只觉得表面化,好象是走形式一样。

3、冲击圣召心理几个因素

a.知性与实践的距离
知识上高智商,实践上低能儿 不会讲道理教唱歌曲
有人说修女神父是一个“张口饭”工作,我当然不同意这样 的观 点。不过当一个修道人真的成了“低能儿”时,自然会对心理圣召的肯定发生疑惑。

b.做人处事上的欠缺
初入社会会碰壁,一定的。大部分人会将失败转为经验,不过有些人不会做人处事,放在哪里就会将问题带在哪里。当成了问题的神父修女时,自身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在教会里呆下去?

c.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满腔热情地付出,结果却事与愿违,天工不做美。不仅没有肯定,却是意想不到的打击。

d.教会大家庭的无情
长上的不理解
同道的嫉视和相轻
教友们的是是非非

e.情感妄动中想出墙
在无情教会里感到没有安慰时,一个有情的人出现了(教友或者修女神父)。尝试一下感情,是去是留?这是最大冲击,也是最难度过的一关!因为是内在的心动了,而不是外在。会有三种结果:一是经不住诱惑,离开圣职界,年龄多为28-40岁之间的人;一是经住了考验,坚定自己的圣召,走向更成熟的路子;一是无耐地留下来,不过仍会欧断失恋,双重人格地生活。
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啊!

4、决定身份的自我认同最关键几个方面:

厄玛乌门徒(路)
a.归心于主 荡子回头
迷途知返 → 珍惜被召 → 感恩图报 → 一生祭献
b.祈祷工作
祈祷是工作的意义,工作是祈祷的表达。
没有祈祷的工作是奴工,没有工作的祈祷是死的。
c. 我爱我家
教会是我家 我家在教会 找到心灵的归属感
修会是我家 我家在修会
5、自我认同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使命与责任此时在神父修女身上应有了完美的合一。

第三讲 圣召发展心理学(二)

四、维持期----成就与困扰(46-65岁)

1、年龄段:45-65岁

2、成就中的圣召心理 一生中成就的高峰,不过生理上也是走下坡路了
a.工作上成就感:堂区的建设、教友信仰的提高
b.心智上稳重感:做人处事稳健自信
c.灵性上成熟感:与主的关系更亲、更深、更久,享受到团体生活给予的快乐。

3、困扰中的圣召心理 中年危机
a.更年期的心理转变 指因生理的变化引起心理和身体状态的改变。
有些人称之为“第二个青春期”,又称为“多事之秋”。女性为45-55岁(即月经紊乱直至停止)表现非常明显 ,男性为55-65岁(即生育能力下降)会迟点,不太明显。
表现症状:头痛、厌倦、烦燥、抑郁、焦虑
对修道人的影响:脾气大、情绪化,不愿服从,我行我束。

b.同道中的明争暗斗:孔子说:“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
中年人涉世已深,有自己的主见和关系网,彼此容易产生“同行相忌”,“窝里斗”的现象。实际上教会里,常常出现这样可悲的事情。

c.自我形象的担心:
人到中年,对自身的变化特别的敏感,甚至出现的病态的夸大,头发变白、身体发胖、皱纹增多……此时修女神父应该注意劳逸结合,多吃点维他命的营养品,就只可以了。要是病态过分注重,就不好了。例如:有些修女常常回家,一住就是好长时间,说要看病;有些神父也是如此。

d.被压抑情绪的爆发:
在成长中,那些常常忽视自己内在的感觉,不能诚实面对自己的人,会带着多年被压抑在心结进入多事的中年后,就会随时爆发,甚至会演变成心身的病态。

例如:一位修女幼年对母亲不满未能平息,可能此时对自己的长上感到厌恶。年轻时可以控制自己,很温驯,可是到中年时她会变得消极不合作。神父也会如此类似 现象。

4、安身立命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是什么?就是明白了自己的可为与不可为,也就是能力与无能,从而在信仰内安身立命。我们真的不能改变什么,因为改变不是人的能力,改变而是神的作为。神有自己的日程表来改变一切。每个神父修女的角色就是洗者若翰,为主的教会尽其在我,为神的改变提供恰当的环境和时机。

五、成熟期----知天乐命在晚年

1、年龄段:65岁以上
孔子说:“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老年是智慧的年岁,也是生命成熟的季节。

2、影响成熟的心理:

a.身体的老年多病
营养保健品,延年益寿。各种病症,让其心身受到严重的折磨。

b.空巢中的孤独感
多年来一直被教友生活中间,一但一个人在时,难免有“孤苦伶仃”的感觉,尤其是老人。“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来烦,重复罗嗦,喜好忆旧,固执已见。

c.不愿退的自得 感 孔子说告戒说:“老年戒得”
老年人的悲哀莫过于“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 如 一年”的感叹,不愿 放手。有些神父修女晚节不保,做了糊涂事。例如:老神父争当主教,老修女伤害小修女。

3、成熟的心理状态

知天乐命在晚年,坦然接受岁月不饶人事实,不眷恋往日的成就。对自身心理及身体的退化不认为是自身价值的减退而是真诚认定个人的献身并不在于任何成就,而是基于在主的爱的里。活在主的爱内,是生命的圆满,也是价值的丰满。如今是自身与生命之主相遇最美的春天。

a.自身的病苦是一种向天父的祭献,可用来弥补主在十字架上所欠缺的部分。

“爱到深处无怨尤”,不怨天不忧人,只向主发出感恩的赞颂说:
主啊!虽然我痛苦万分,我仍然保持信心。
主啊!我把我自己所有一切都交在你的手中。

b.培养教会接班人,该放手时就放手
“夕阳无限好,已是尽黄昏”,“山阻石烂,大江毕竟东流去”,自己终究要离开此世。教会要生存,就必须有好的牧人带领。本着为教会负责的心态挑选适合的人选锻炼,并上报圣部。

c.归根复命与主相依度晚年 青年是梦想,中年是做事,晚年是默想
例如:已故广州教区主教邓以明说:“我的坐牢是初学的延长!”
已故南昌教区主教周济时对政府的官员说:“我不要当中国的教宗,而要当世界的教宗!”,后来他就死在狱中。

已故教宗若望保录二世说:“我很快乐,你们不要为我哭泣!”

最后我想借用我的老师徐可之神父一首的小诗结束:

平生无大志,惟求不愧天,
六十寒暑尽,微衷颂加年。
加年复何望,坐卧随遇安。
形色秋风去,真如落叶还;
耳顺皆妙旨,悠悠复本源。

第四讲 自我认同中几种偏差

在圣召心理发展的历程中,每个阶段的都有不同的特征,做为度奉献生活的人应吸取每个时期所需要的灵性和知性的滋养,达到身份认同。同时在阶段之间有一种不可断的连续性。若中间一环缺少了,会影响下一段的成长。特别是在培育期(18-25) 中,若出现问题,以后的几个阶段要正常完成就非常困难。不仅在培育期,就是在成长期(25-45)维持期(45-65)和成熟期,都会出现如下的几种偏差:

一、无耐型(不冷不热,只求自保)

记得我在修院里,一个神师给说自己常到修女院上课。他发现一位修女每次都有气无力,别人说笑她在一边远远地发呆,真象一只生病又被淋湿而躲在墙角的“温鸡”。温鸡,死死不了,活也不旺。

1、没有方向感,不知做什么?

修道修道吃饭睡觉,
白天看星星、晚上看月亮,
混日子
例如:我在修院时,修士和神父们叫一个神父“阿混”,后来没几年他就离开了教会。

2、福传无力感,不知怎么做?

常来常常来,不来常 不来。
热心常热心,冷淡常冷淡 。
例如:有些神父修女常常苦于不知如何开展堂区牧灵工作?如何才能将教友带领的热心起来?

3、寻求安慰感,不知想什么?
当一个修道人在牧灵事工上挫折不断,教会里面的找不到强有力的支持时,就会自然心灵感到空虚和苦闷,难耐孤独的生活,就会胡思乱想,到不属于自己的哪里找安慰。

还俗队伍者年龄多为25-40岁,为此我的神师将这25-40岁称之为“意乱情迷在中年”,或者离开教会或者双重身份。最可怕是双重身份的人在教会里存在,那是一颗随时爆发的“定时炸弹”!

二、俗化型(身在教会,心在红尘)

台湾耶稣会的朱秉欣神父将神父化为三个类型:可怜、可惜和可爱,其中形容“可惜的神父”是:“贪吃好喝时常酗酒的朋友,时常送礼巴结上司的小人,爱好观光旅游的朝圣者,迷于电视电影的艺术家,要钱不要脸的守财奴”。生活在日益俗化的世界里,神父修女曾自信会自己能出污泥而不染。在这方面,修女要比神父好的多,不过我提出来让大家借鉴。

1、观光旅游者,不知跑什么?
放下教友不管,自己去游山玩水,一走就是一个月甚至更长。

2、追求新潮者,不知穿什么?
世俗人会想今天上班时穿什么,会在镜了前试试这个那个。若神父修女变成了这样子,那可是一种悲哀的开始。说明已有了自我迷失的记号,应该醒悟调整一下。

3、沉迷逸乐者,不知求什么?

在电视录像前消磨时光,泡在网上聊天打发时间。网络生活是有两面性,好的促成你的成长,坏的消失你的自我,要学会善用。整天在上面时,那是一种病态。
例如:有个修院里,一个学期下来一个班上有好几位同学患了肺结核病,原因他们在星期天在外面的网吧里。

4、讲究排场者,不知爱什么?
爱扎势,穿要名牌、高档,前呼后拥

三、对抗型(我行我束,不愿受教)
有人说:世界不好管的人是有两种,一是知识分子,一是神父修女。虽然话是难听了,但是也能说明一些事实。

1、平等成了划一
有一次,有位修女给教友说:修女与神父是平等的,修女不是神父管的!后来教友把这话给神父说了,我想想后果会什么呢?当然修女与神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上下高低贵贱的分别,这点上修女的话是没错。错就错在她意为平等就是神父与修女一样,她的那句话带来的后果就是教友不明白修女的意思,以为神父与修女有什么意见,给堂区工作进展造成了影响。

人生来是平等的,差别只在于工作。不能因为工作的差别,自己就感到自卑,这也是一种认同上的不成熟。在修会里,有从事各种不同工作的修女,担任着不同的职务来使修会的事务运作。你只要永远明白工作和职务决定不了什么时,就会安身立命、只得其乐。

2、独立成了对抗
一次上海教区金主教对修女讲话说:“修女们错误地认为独立就是自由,绝对自由。”独立若成了自由就会势必成为对抗,那是主教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修会不愿意看到的,因为那样的话有碍教会的发展。有些神父在堂区搞“山头主义”,不服从教区的领导;有些修女也是我行我束,不听从长上的指派。

3、彼此是是非非
修女之间若闹意见 ,神父之间若有纷争,神父修女若有是非,那是一件伤心的事情。记得在一个堂区有四位修女,他们吃饭时各在四个角落,神父进来自己进来时见势不妙端着饭走了。记得有位修女一次给我说:神父不再想包容了,我说包容需要流血。唯有一个团体有了包容和理解,才会有希望。

小结:在培育期里,圣召若没有足够的栽培,那么以上所说的三种偏差,它会在人的各个时期以不同的程度强度出现。当自身感到如此时,自己就要认真对待,来谋求自身的和谐。若错过了调整的时期,等进入晚年,要调整就很难了。最好是在培育期(18-25)在分辨中达到自我身份的肯定,在后来发展中就是遇到挑战,也会痛苦中获得认同的美果。

第五讲 影响自我认同中的几种障碍

我们要问在圣召发展的路上有哪些因素影响自我认同呢?当然有很多种,现在我仅举出下列潜意识、身与心的张力(性)和阴暗中的教会三类给予说明:

一、潜意识的影响

1、意识与潜意识Frued

a.意识是指人运用感觉、思考与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周围的环境中、人地物的综合认识。

b.人的意识历程:人的意识犹如浮着的冰山一样,水面上的冰山人都得见是一(别人和我都看见),与水相接的平面是二(别人看见,我看得是清非清),在水平下的更大的冰山是三(别人和我都看不清)。第三种就是所说的潜意识

c.潜意识:指长期潜隐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和恐惧等复杂情结,因受意识压抑不为人所知所觉。在潜意识里,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人的潜能,二是阴影。一般人的潜能发挥 出不到10%,也就是说90%以上还没有发挥出来。

2、潜意识是阻碍生命成长中的死结还是活结?

潜意识按荣格深度心理学讲就是阴影,也愿意说它是成长中的死结。潜意识犹如玫瑰花一样好看,但有刺,会伤人的,但刺也是玫瑰花的一部分。不过从艺术家眼光看,一件美的作品就有其凹面凸面。我们说潜意识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也是我们人格中一部分,如果我们否认、忽略或对其一无所知,就会痛苦自己伤害别人。我们应设法认识它,将它提升意识层次,这样就又可能将它变为生命活结,而不是死结。

3、潜意识的特征:

a.起初性:童年的伤害
b.长期性:幼时的创伤埋藏在心底,情绪被压抑,又加上多年的负面东西压得更多了,
c.隐避性:本人 和别人都 不觉察,只感到也不知为何如此 ?
d. 压抑性:在意识层下自动隐藏起来,而让你没有觉察。
e.破坏性:若潜意识没有得到发现,提升,死结没有获得治愈,那么它会幽灵一样随时侵害人的心理,干扰人的情绪,搅扰你的处事为人,而你也不知为何如此。
f.负面性:没有得到治愈的潜意识(或称为情结),它会产生两种结果:
一是恐惧意识,会让你与人交往常常怕走向深入,关系常常表面化,这样他会觉得有一种安全感。为何如此?实际上源于心灵在童年的伤害所致。
一是占有意识,会死死抓住任何一根感到的救命稻草,还是紧紧不放,让别人感到极为地不舒服。为何如此?实际上源于心灵在童年的缺乏所致。

 4、举例说明:

a.修女,我怕和别人交朋友?
b.一位修士,在修院里对长上特别反感。
c.问题修女神父真的问题在哪里呢?
d.意乱情迷的人问题在哪里呢?

二、身与心的张力性

1、身与心的张力即性

<<爱情你我他>>里有一篇“性伴你一生”,人的成长中性是与你密不可分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可以给你生命带来喜悦,因为性的自然表达能滋润你苦涩的心灵;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你造成负担,让你本来动荡的情感面临崩溃的边缘,因为性也是一种原始的冲力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2、性心理发展的历程

童年 无性 过家家游戏和两小无猜
少年 38线
青少年 神秘与渴望
青年 伴侣与婚姻
中年 伴侣与家庭
老年 伴侣

3、男女性心理的差异
女性重关系 感受
例如:女生拉手,牢记小节,细细品尝
男性重个体 满足
例如:男生握手,粗枝大叶,专严思考

4、处理身与心张力问题的关键:

a.成已 (尊重自己)→情性融合,以情化性,将性内在化。
b.成人(爱惜别人)→自我界限,爱得明智,将性外在化。
若处理不好,会让奉献的心处于动荡,奉献的情游于激烈。

三、阴暗中的教会

1、“阴差阳错”的现实:

有时常是如此,不会管的成了管人的,会管的常常被人管。
例如:一个教区的神父形容在外地当主教的同学,说他当一个本堂神父还可以,当主教为他就犹如小孩背着一块大石头太重了。

2、“讲爱无情”的痛心

教会宣扬天主的爱,可在里面很多人却感到不被接纳,有时还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和侮辱。
例如:香港教区关俊堂神父,主教同意他的选择于1997年离开教会,仍以神父的身份工作。他说自己的一位学生的神父想知道这样选择的理由,他做了解释。不过他最感兴趣的不是他的感受,最担心是最后问的那句话:“你一个人住吗?”他说是,他随时补上一句:“那真要为你祈祷,让你免陷于诱惑!”当时他感到就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有一种自尊受到伤害的难受。

3、“庸碌俗化”的同行

对教会的事业能热火朝天持之以恒的神父修女很少,相反碌碌无为的大有人在,他们讲道有气无力、枯燥乏味,整天泡在不正当的逸乐中度日。让人感到可怕 的是双重的人格的人也在教会里也有,他们竞能心安理得地鱼目混珠,瞒天过海,苟且偷生。这样的教会还有希望吗?记得5年前,中国大江南北曾唱红了“火热心”,没有几年就消失了。相反最近几年教友们常常唱“谁合乎主使用?”,这一方面反应了教友们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影射了教会圣职队伍中的腐化。

第六讲 如何才能走向身份自我认同?

我们走向身份的自我认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寻求有辅导者的帮助

1、辅导者的重要
没有医生会给自己看病的,同样没有人会自己的成长的。特别是面对自己的阴暗面时,我们常常应该寻求有经验者的帮助。“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也是说明人这个道理。

2、接受辅导的心态:
a.信任:诚信是基础
b.开放:开放是条件

3、辅导者的角色
a.聆听者:对方的接受者
b.分辨者:对方的指导者
c.鼓励者:心灵的互动者

4、辅导者在圣召发展心理几个阶段工作范围
a.生长期----(01-17岁) 找潜意识的情结
b.培育期----(18-25岁) 分辩原始的经验
c.成长期----(26-45岁) 厘清困扰的真相
d.维持期----(46-65岁) 调整心身的变化
e.成熟期----知天乐命在晚年

二、了解心身成长的历程(艾瑞克森),治愈生命中的创伤
做为奉献于的人,首选要了解自己人性的完整成长过程,才能理解别人,帮助别人。不了解自己的人,自己会痛苦一生,而且会给别人带来不伤害。帮人基础有赖于自身人格的和谐和完整。

人是一个历史,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人的成长也是具有连续性,不可以越级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瑞克森(Erikson1920-)“完成生命的八个周期”,就是遵照的这样的理念。我们可以借用此理论了解心身的成长全过程,认识每个阶段存在的危险和机遇。

1、完成生命的八个周期
阶段 发展 关键 顺利与障碍 关系特征道德

(1)、婴儿期(2岁 ) 对人信赖与对人不信任 有安全感与焦虑不安 做母亲的人信赖

(2)、幼儿期(2-3) 活泼主动与羞愧怀疑  能自自控与自我怀疑 做双亲的人人自主与害羞有自信心与畏首畏尾 意志

(3)、戏龄期(3-6) 自动自发与退缩内疚 有目的方向与畏惧退缩 家庭的人目的
罪恶感 能独立进取与无自我价值感

(4)、学龄期(6-青春期)
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异具有求学处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邻居与学校能力力勤奋与自卑 欠缺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5)、青年期(12-18)身份认同与角色混乱 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 同龄群体 忠诚
 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

(6)、中年期(19-35)友爱亲密与孤独疏离 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的基础 伴侣
亲密与孤独 孤独寂寞,无法 和人亲密相处 竞争与合作爱

(7)、成年期(35-65)精力充沛与颓废迟滞 热爱家庭、栽培后进 分工与合作调理创新与守旧自我瓷纵,不顾未来

(8)、晚年期(65以上)
完美无憾与悲观绝望 随心所欲、安享天年 我的人类 智慧
悔恨旧事,徒呼负责

2、举例说明 :

a.信赖与不信任:信任
给孩子换尿布,抱抱孩子,亲亲孩子,让孩子要常常感到皮肤 的接触,用目乳喂养,让幼小的心灵能有一种被爱的安全感。
相反若缺少就会让其心理上和感情上欠缺了一环,孩子虽不会说,可用厉声哭声来反抗。

b.自主与羞怯: 自主
让孩子自己学走,不要太多干扰。
相反若什么都 管,怕帝怕那,会给小孩造成不太好心理状态。例如:一个孩子好 几岁不地、会走路,就是因大人怕把孩子摔了,就小心可柯护。

c.主动与内疚:罪恶感
偷吃东西,整天在外面跑。女生喜欢踢踺子,抱人家小孩。男孩喜欢制制作,改房子。
模仿 模仿电视中的大侠,“过家家”游戏(这点会影响整个一生对性的态度,对异性的态度 好奇或随便)。
相反:常偷吃东西罪恶 感,想不好东西的罪恶感。

e.勤奋与自卑:自卑感
逃学经验和打架,

f.认定与角色混乱
同龄群体中影响大于父母和长辈,爱名星和歌星,在模仿中获得一个心理位置。

g.深交与孤立
社会中的伴侣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年轻人的心理状况,做为修道人会此时此刻出现第二次情感的危机,或者走向深交,或者更加孤立(有时心理会扭曲)。异性之间交往成了话题,也成了走向成熟的标记。有没有可以深交的朋友成了修道路上是否能持久和快乐的最明显的记号。

h.创造力与停滞
是不是能跟上时代呢?还是吃老本呢?是欣赏年轻人还是小看他们下一代呢?

i. 自物通合与绝望
或者是知天乐命在晚年,也可能是怨天尤人?心里扭曲

3、治愈生命中的创伤:

否认→拒绝→困扰(讨价还价)→接受治愈(仰望十字架的主,设身处地问主若那时是他,他的感受如何?他会怎么做?现在主会怎么做?是我让停留下来还是改变?)→成长的起点

三、情绪在认同中的调适
记得在一个堂区有三位修女,其中一个年长点,也是他们的负责人。做为长上,她的情绪不太稳定,常常大动肝火。一次因为有点事情,三个人团体弄得很不和谐。其中有个姐妹,还是她的亲戚,给她说是她的不对,结果没想到她当时就一把掌就打在那个修女脸上。为一个修女那是多么大的伤害,也因为这件事情两家也闹得不好了。事后她对那个修女说:“对不起,当时我无法控制自己情绪!”

1、情绪的了解
a.情绪的正确概念 是对发生物的评估:有益,就亲近;无益,就逃避。
b.情绪包括的因素
(a).对情绪的评估:红绿灯
(b).内在化的倾向:做与不做
(c).生理上的反应:加强或减弱倾向

情绪无好坏,犹如“水”一样,有危险肌肉会紧张,心里产生逃避;有好处身体感到舒服,心里喜欢接近。

2、如何处理情绪?
a.不合理的方法:压抑和转移
(a).压抑会生病 若用这样的方法,那么情绪就象一个气球,到一定的时间,就会有爆炸的危险。对于情绪不能用压抑和否认来处理,这样 会引起身体的疾病。因为心理上不适,会直接触及身体的各个机能。如: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

(b).转移会害人 在外面受气,回家老婆和小孩子遭殃。

b.合情的处理法:了解与疏导 大禹治水
(a).以情化情:用眼泪向上主发出诉求,或者在朋友前以泪洗面
(b).以理化情:体会某个情绪的全过程,如嫉妒、焦虑、愤怒、罪恶感等
(c).以动化情:运动、旅游、弹琴、唱歌等
(d).与人分享:分享自己的感受,不是找什么而是要一个了解自己的人

“茫茫四海人无数,知心能有几何人?与你相识是主恩,回报主爱真爱人。”
情绪若在人性成了快乐的源泉那是一件幸福而真实的童话!“快乐不在拥有中,不在黄金里;快乐的感受,居留心灵中”,这是一句名言。快乐是一种感受,金钱买不到,不是学来的,也不是谁可以给的。一切的情绪若我们能学习化解,就成了完成人性的营养品。在认同中会变为一个兴奋剂,更让我们与人的关系更有情、与天主相爱的更美丽。

四、平衡看待修道的过程

记得有个毕业修士,在教区做了神父工作了时间不长,一次朝圣回到母院。修院里神父让他给修士做分享:他讲了很多话,不过中心是修院里所学得知识,在生活中用不上。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气氛,结果修士们反映不好。若修院里东西没用,那么在修院里呆9年做什么呢?实际上这里主要牵扯一个神父如何看待自己修道的整个过程的问题?过去是伤害还是感恩?

若要达到自我身份认同的完美,就要从全部的过程中平衡看待修院 的生活,有快乐和自由,也不能否认会有伤害,也会有怨恨的感觉。生活本是如此,有喜有忧。在修道路上也是这样。对于一切皆是上主的恩典,“天主使一切协助爱他的人,就是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 获得益处。”(罗8:28),这是保录的情怀。可能局外人的伤害,我们容易接受和理解,而无法谅解那些“吃过我饭的人也举脚踢我”的现实。不过在信仰内,在岁月的流逝中,我们会慢慢明白那些被天主容忍的伤害,也可能是走向成熟的最好东西。

五、加深原始召唤的反省---让情感在主内划向深处(若21:1-18)

做为神父,我为青年男女举行了好多次婚配圣事。在其中,我看到他们缔结爱的良缘,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和激动。让我感动地是他们彼此对宣誓:“我如今郑重承诺你作为我的妻子或丈夫,并许诺从今以后,无论环境顺逆,疾病健康,我将永远爱慕尊重你,终生不渝。”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是否能象他们那样对主赤心一片呢?
每个人的原始召唤都是一个爱的盟约,做为奉献的人要发现要体会到这点。有一个女大学生在网上问我说:“她想进修院,想知道圣召是什么?”。我说:“圣召是一种爱的感觉。”。“那你在爱中一定很幸福了!”,“当然了!”我说。在爱中生活的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若望福音最后一璋若21:1-18,耶稣问伯多录说:“你比他人更爱我吗?”主问他要的是什么?不是其他的东西,不是知识,学问,金钱,教友的多少,而是爱的。爱是无价的,爱是不计多少,爱本身是无限大,也是无限小。爱才是圣召的原型,才是与主相遇的体验。

有爱、情会专一,有爱、情会为持久,有爱、情为海枯石滥,有爱、人间情、天人情才会进入海洋的最深处!
爱情中的持守-----神父和修女的身份

圣女小德兰说:我的圣召就是爱!神父修女的生活是一个爱的奥秘,没有一个可见的对象,他们却能以身相许,并以青春和热血来谱写这首爱的诗歌!因为我们与主
在爱中不期相遇,
在爱中一见锺情,
在爱中念念不忘,
在爱中刻骨铭心,
在爱中海枯石烂……

参考书目:
1、天主教教理
2、梵二文献
3、天主教法典
4、<<白首共此心>>  徐可之
5、<<生命的流溢>>  朱蒙泉
6、<<走在圣召的路上>> Philomena Agudo陈宽薇译
7、<<爱情你我我他(她)>>蒋范华修女等著
8、<<走在厄玛乌的路上>> 蒋范华修女等著
9、<<基本伦理神学>>   吴智勋
10、<<引玉集>>续集   上海教区主教金鲁贤
11、<<步入红尘>>    关俊堂
12、<<心理医生>>    易法建
13、<<现代心理学>>    张春兴
14、<<谁主沉浮?>>    林瑞琪

资料来源:
http://www.jiezi.cn/news/articleview/2005-9-13/article_view_330.htm

<如何能成为天主教修女>

修女是天主教会里志愿献身事主的姐妹们的统称。她们过团体生活,属于各自的修会。按各自修会的规定生活,有的隐修祈祷;有的在社会上服务,比如服务孤儿院、老人院、医院甚至麻风病院;有的在教堂服务,比如弹琴、给慕道者讲解信仰知识、带领教徒祈祷等等。修女们的着装都有自己的会服,各个修会的会服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是长袍加头巾。

各修会团体有世界性的,也有地区性的。世界性的修会会规由罗马教廷教宗批准,在世界各地设分会。比如,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肋撒(也称德兰)修女在印度建立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方济各会、小兄弟会、巴黎外方传教会、还有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耶稣会等等,都是世界性的修会;地区性的修会一般隶属于某教区,由教区主教批准成立。目前中国只有地区性的修会,而且都是女修会。

有的修会只设男修会,有的修会只设女修会,有的修会分设男女修会。在男修会修道者称为会士,会士可以是神父、主教,也可以不领受神职。比如明朝时来中国传教的利玛窦神父就是耶稣会士。现在中国还有一些老神父是会士。由于解放后中国政府的限制,男修会都撤出了中国,目前在中国只有女修会。

有志做修女终生事主的姐妹,首先要是一名天主教徒,就是必须接受天主教的信仰培育后领受洗礼。再向本堂神父提出修道的意向,经过本堂神父的推荐进入某一个修会学习。在修会,先要经过望会期,学习适应会规,学习适应祈祷的生活等等。能适应者正式进入修会,称为初学修女,经过几年培养后,宣发誓愿成为正式修女。誓愿一般包括神贫、贞洁和服从三愿(有的修会还有另外的规定),誓愿分为暂愿和终身愿,先发一年或三年誓愿(暂愿),期满后可以续发暂愿(称为复愿),直到准备好了宣发终身愿。一般在发终身愿前,修会会对这些姐妹进行一段时间的特别培训,加深她们对信仰的认识,带领她们祈祷,分辨自己的选择是否来自主的召唤(教会将这些召唤称为“圣召”),是否是自己自由的选择。

修女想放弃独身生活的话,暂愿期满就可以还俗。如果是宣发的终身愿,需要教区主教(教区修会)或教宗(国际性修会)解除,才能还俗。

最好,告诫一句,做修女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世界,服务世人,不是逃避现实生活。



资料来源: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960429.html

2009年8月28日星期五

<罗马总会参议员探访>

8月12日到17日罗马总参议员修女(Sr. Anne Tan)代表总会长探访修院。

这是她们在任的6年里到世界每个省会院最基本的官方拜访。除了了解修女们的生活与灵修,牧民与团体的平衡,她们把各个修院联系在世界各地的会院。她们探访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一起探讨本土文化及修女们牧民服务的有效性,也一起检讨修女们在教会与社会的定位和易地而存的配合调整。

嘉诺撒修女会从意大利籍会祖玛达肋纳于1808年在维罗纳(VERONA)创会至今已有200年。已逝世的修女约有7千多位,而目前散布全世界5大洲的修女约有3千多名。在马来西亚我们只有38位修女,而平均岁数则已超过50。是该加紧为圣召祈祷了!





到云顶半山MARANATHA静修院一游

到八打灵圣芳济格堂参加主日弥撒



















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

<白白领受,白白付出>


白白領受、白白付出
蘇莉芳修女

我的父母和六個兄弟是我生命中力量的泉源。小時候他們曾貼心的保護我和疼惜我,讓我在快樂中長大;加入修會後的四十年歲月中,他們仍在精神上和心靈上支持我。

1952年我七歲,就讀檳州北海中華公學(華校)。由於家中只有我是女孩,媽媽很希望我轉到聖嬰會修女辦的小學/中學,以便接受完整的教育和適當的宗教輔導。但那間修道院學校是英校,名望很高,幸虧有胡余生舅舅的協助,才如願的轉過去就讀小三。媽媽在娘家排行老大,外公是個很虔誠的教友,他在媽媽出嫁時就萬般叮嚀說無論多麼的艱辛,都必須把天主教信仰傳給下一代,以盡到教友家長的本分。由於北海的華小並非教會學校,所以媽媽就請一位女傳道員(道理姑)每星期來家裡教要理。信仰堅定的媽媽和工作勤奮的爸爸在小孩的成長時期就為我們打下穩固的基礎。

1963年底我高中畢業,暫時在母校當臨時教員。少年的我忙著趕流行;年輕人的各種娛樂如唱歌、跳舞、郊遊、開派對、交朋友、買衣服,我都很有興趣。媽媽對活力充沛的我設下一個條件:只能參與堂區團體舉辦的活動。我對北海堂區活動很熱衷,幾乎把教會當成第二個家。那時有幾位熱愛音樂的教友(三個吉他手和一個鼓手)成立了「夜桂濃」(The Equinox)樂隊,找我當主唱。我們常在母校的音樂會和聖堂的善慈會中義演,默契十足。有一回,北海戲院為The Young Ones電影(由Cliff Richard主演)做宣傳,特辦了一次樂隊歌唱比賽。「夜桂濃」勇敢的跨出教會去參賽,結果竟抱回冠軍!那凱旋的一天真令人難忘啊!

可惜美好的日子總是短暫的;樂隊成員為了各自的學業必須勞燕分飛,「夜桂濃」也難逃解散的命運。那時我首次問自己:「我的生命到底在追求甚麼?為何每次活動結束後都會感到很空虛?有甚麼東西可以永遠滿足我的嗎?」。當世俗的干擾平息時,天主的召喚就在祈禱的寧靜中彰現;祂行動了。

有一天,道理姑忽然問我:「你要去當修女嗎?」
「我?當修女?」她不是在開玩笑吧?
我從未有過這個念頭!修女的生活那麼神聖,我可配不上……;何況要犧牲這麼多的東西……,腦袋即刻升起一堆藉口。震驚的我無法答覆她,但這問題卻一直懸在心上。我可以選擇繼續擁有各種物質的享受,但我知道它們都無法安頓我的心;我的心唯有在服務他人時才能在主內安憩。加入修會,跟隨耶穌去服務祂的子民,我就可以把祂賜予我的所有美好東西,交還給祂。於是我決定去嚐試一下。

天主藉著道理姑來點醒我,挑戰我去做各種犧牲。首先我必須離開雙親、兄弟們和溫暖的窩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修院生活是怎樣的?必須常常祈禱嗎?必須不斷付出嗎?接著又想到從此不能再穿上喜愛的流行服飾、不能再跟玩伴出遊了………,進修院會像進監牢一樣糟糕嗎?這些怪異的問題排山倒海而來。但我緊緊依偎天主,深信祂如果給了我聖召,就一定會協助我的。可是要我放棄那麼多物質的享受,我會很難過。於是我向主祈禱:「主啊!祢是我生命的摯友,請來與我同行吧!」

1966年我終於決定進入嘉諾撒修會在新加坡的保守生修院。原本以為當修女很豪邁,但要跟父母和兄弟們告別時,卻感到無比沉痛,因為不知何時能再見到他們;我唯有將一切都托付給慈祥的天主。雖然我在新加坡暫時不能跟遠在天邊的家人見面,但我卻強烈的感覺到父母祈禱的力量。1969年初,我在新加坡修院宣發修女初願。看到闊別三年的父母,讓我十分感動,天主的恩寵實現了這一切。

1976年9月,我回到北海聖堂宣發終身願,由主教和多位神父主持彌撒,不少的親友和不同修會的修士修女都來參與盛會。從那天起,我就是正式的修女了;如今回想起來仍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光榮。不管未來是好是壞,我都會一直往前走,只有天主才是我生活的重心。我的父母認為孩子是天主暫借給他們的,如果祂召叫孩子去為祂服務,他們當然要全心全力去配合。為主服務就是去照顧那些不幸的小孩、貧苦的人、生病的人和無家可歸的老人。在照顧他們時,我就是對主說:「謝謝!」

我所擁有的許多美好事物,都是白白領受,如今當然也可以不求回報的付出;就好像我的父母從天主那裡白白的領受了我,又白白的把我付出一樣。然而,我們若往深層去想,為主做犧牲絕對不會是「白白的付出」,因為在張開雙手付出的同時,主必然會填滿我們的雙手。這是一個多麼美妙的真理啊!

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嘉诺撒仁爱修女会武昌堂>


简介
  
嘉诺撒仁爱修女会是个天主教的国际性修会,1806年创立于意大利。1868年(清同治七年),该会应湖北代牧区主教明位笃的邀请,共差派6位修女,从意大利来到了武昌,很快就在昙华林街区的花园山南麓,创办了一间小小的圣约瑟诊所。这是天主教传入湖北以来首次出现的外国修女,湖北有关修女的历史便从此开始。在6位修女来到武昌之后,嘉诺撒仁爱修女会从意大利差派来汉的修女逐年增多,最多时达到40余人。 
 
1880年,明位笃主教主持兴建的汉口圣约瑟医院(该院1914年改名汉口天主堂医院,今武汉市二医院的前身)正式落成,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的工作重心,便从武昌圣约瑟诊所转移到了汉口圣约瑟医院,从此汉口也正式有了外国修女以及她们所经营的医院。 
 
明位笃主教于1883年病逝于武昌花园山,继任主教是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会士江成德。江成德主教精通建筑设计,1888年,他在任期内主持扩建了汉口圣约瑟医院和武昌圣约瑟诊所,并将扩建后的武昌圣约瑟诊所改名为“汉口圣约瑟医院武昌分院”。同时在分院周边,还帮助修女们陆续开办过育婴堂、教理班和工艺所等。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江成德主教接受了数名中国籍贞女,计划成立教区修女会。于是,他委托嘉诺撒仁爱修女会,在武昌嘉诺撒堂举办修女培训班,这一办就办了十几年。到了1911年(清宣统三年),在这个培训班的基础上,由继任的鄂东代牧区主教、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会士田瑞玉批准,正式在武昌花园山祝圣成立了“中国训蒙修女会”,该会是湖北天主教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组建的修女会。随后,该会总部在武昌大堤口天主堂挂牌,1926年迁往汉口。 
 
1862年至1923年的61年间,武昌花园山一直是天主教的权力指挥中心,1923年12月,该权力指挥中心正式转移到汉口上海路,嘉诺撒仁爱修女会在武昌花园山的总部也随之转移到此。1926年,北伐军快打到武昌城时,嘉诺撒仁爱修女会赶紧将武昌的教产,处理给了刚成立不久的天主教武昌监牧区,并将该会在武昌的修女也全撤到了汉口,至此,嘉诺撒仁爱修女会在昙华林的历史便画上了句号。  
1928年,美国俄亥俄州天主教地方修会,受武昌监牧区监牧、美国俄亥俄州方济各会会士艾原道的邀请,差派了“北美仁爱修女会”来到武昌,接管了嘉诺撒仁爱修女会已作处理的教产,并以此为基础,在武昌花园山南麓,兴办了比以往规模更大的“武昌圣约瑟医院(今湖北省中医院的前身)”和“花园山育婴堂(今武汉市儿童福利院的前身)”。
  
1929年,艾原道以北美仁爱修女会为核心,然后吸收中国籍贞女,共创了美中结合的“圣约瑟善功修女会”。从此,该会便一直在武昌花园山经办医疗与慈善事业。1948年,武昌圣约瑟医院进行改扩建,新建了一栋平面为飞机型的住院部大楼,这栋楼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武昌兴建的唯一高层建筑,因临近全国解放,物价飞涨,于是将原设计的6层楼改为了4层。1948年底,圣约瑟善功修女会的美国修女全部回国,该会的中国修女数人,亦随她们去了美国。 
 
随后,圣约瑟善功修女会在武昌花园山的教产,全部由中国训蒙修女会临时代管,1951年被政府正式接管。“文革”期间,花园山上的嘉诺撒武昌会堂,曾被一个称为“反帝风雷战斗司令部”的造反派组织占用,由于这里交通不便,该造反派组织在此时间不长就搬走了,嘉诺撒武昌会堂便从此闲置至今。2005年初,这栋百年老房子终于受到关注,被列入了武汉市第二批颁布的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资料来源:

2009年3月10日星期二

<为司铎的祈祷文>

司铎祈祷文

上主,在我生命的某个时刻,
祢召叫了我,作司祭职务,
有如第一批宗徒的时刻一般,
祢渴望所有的基督徒,尤其是祢的司祭,
见证天主的奇妙作为及圣神的力量。
请让我成为人类生命尊严的见证、伟大爱情的见证、
及我领受这神权的见证。
愿把我一生奉献给祢,
为了爱情,
只为爱情,
以及更高的爱情。
在服务祢的教会中,
我承诺独身,为祢的使命,
并成为喜乐的证明,把自己奉献给他人。
软弱时,赐我力量;坚强时,让我感恩。
圣母玛利亚,
一直以来的至大至善之母,
让我每天把自己交托给你。
玛利亚,宽容与奉献之源,
在世上最伟大的十字架下,
让我跟你结合,经验你爱子死亡时的救赎之苦,
为此,我能永远享有复活的胜利。
阿们。

司铎每日念的祈祷文
全能天主,祢的恩宠协助我们的司祭职务,
让我们配得上虔敬地为祢服务,
在纯洁及正确的意向下。
假使我们不能在这样的意向下生活,
让我们痛哭所做过的恶事。
好让我们以谦卑的精神、
正确的意向、良好的意志,
热忱的服侍祢,
我们这样祈求,以主基督之名。阿们。
短诵
喔!好耶稣,
使我成为肖似祢圣心的司祭。

向耶稣祈祷
亲爱的耶稣,
祢以独特的慈爱从数千人中召叫了我,
在至尊的司祭职中,跟随祢。
我恳求祢赐我神圣的力量正确的执行我的职务。
耶稣,我向祢恳求,
求祢更新主教覆手时所赐我的恩宠。
喔!最有力的灵魂医师,
请治愈我,以便我不跌入凶恶中,
逃离一切的罪,做出祢眼中视为喜悦的事,
直到我死亡的那一刻。
阿们。

恳求保守洁德之恩的祈祷
主耶稣基督,
我灵的伴侣,
我心所喜悦的,
我跪拜在祢面前,热切地祈祷,
恳求祢让我能坚持到底,
每天在信德中成长。
喔!温和的耶稣,
让我弃绝所有的不敬,
使我不陷于肉体的欲念,
及相反我灵魂的强烈性欲。
藉由祢的帮助,我能保守我的洁德。
至圣无玷童贞玛利亚,
贞女中的贞女,亲爱的母亲,
请每日净化我的内心及灵魂,
使我能得到对天主的神圣敬畏,
及不依赖自己的力量。
大圣若瑟,童贞玛利亚的守护者,
使我灵远离所有的罪恶。
不断追随神圣羔羊的所有贞女们,
不要忘了我,这个罪人,
使我远避思、言、行为上的过失,
让我不再离开耶稣至纯至洁的心。
阿们!

为司铎祈祷文
主耶稣,
祢临在至圣圣体中,
并藉祢的司祭常生活在我们当中,
让祢司祭的思、言、行为,
真实的反映祢的生命。
让他们真实地代表天主子民,
向天主说话,并传达天主的话给他的子民。
让他们勇敢地为教会服务,
作出相称教会所要求的。
让他们成为我们时代永生的见证,
跟随祢的脚步穿越历史,
为所有的人行善。
让他们忠于自己的承诺,
热衷于他们的圣召与使命,
完美地反映他们的身份,
喜乐的生活在他们所领受的恩赐中。
我们向祢的母亲,玛利亚祈祷,
她始终陪伴祢的生命,
也同样临在祢的司铎生命中。
阿们。
2008年4月22日,由宗座神职部颁布

http://www.chinacatholic.org
2008年9月22日9:49:23·
来源:信德报(总第350期)

http://zjsck.chinacatholic.org/XindeNews.asp?Id=10652

<年轻的修女,希望你……>

--面对今日社会,一位教会长者对年轻修女的肺腑之言

年轻的修女,希望你牢记在天主台前许下的铮铮誓言,尽心竭力,使自己的思言行为,一点一滴,一举一动,都合乎天主的旨意,合乎自己神贫、贞洁、服从的圣愿和异于众人的身份,无悔无怨,肩负起自愿肩负的重任,紧跟基督勇往直前。

年轻的修女,希望你永远忠于自己的圣召,以基督的劝谕鞭策自己,在完美中追求更完美,在圣善中追求更圣善。你既已舍弃了家庭,舍弃了天伦之乐,舍弃了别人难以舍弃的爱情与亲情,那么,除了忠贞事主以外,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年轻的修女,希望你常步武历代圣人的芳踪,学习老一辈修女的德表,以他们的克苦、节俭、谦逊、朴素的嘉言懿行为楷模,激励自己,作为内修的动力,永远不松懈地为自己的神圣目标———传福音、救人灵奋斗终身。

年轻的修女,希望你努力向印度德肋撒修女学习,热情周到地为贫穷、饥饿、遭患难者服务,使自己更肖似基督,以慈悲、关怀和甜美的微笑去温暖那些被遗弃的人,将诚挚、真爱带进千家万户,帮助他们超越痛苦与困惑,使自己和被救助者都感到生命的深沉与厚实、基督博爱的大公与深远。这具体的救人善举,就是我们对天主的绝妙赞歌,远比我们用唇舌所唱的颂歌更优美动听,更悦乐主心。

年轻的修女,希望你在连续不断的祈祷中汲取那来自天上的智慧、活力与助佑,严格要求自己,把握自己,勉励攻打私欲,纠正失误,戒避贪婪,在成全自己的同时去成全别人,同时常警惕那来自外面世界的香风毒雾,常以信德精神把守心门,以超凡的气度驾驭三司五官。世俗的浮华将同急驰的岁月一起流逝,而我们奉献给天主的却是世俗的眼睛从未见过,世俗的耳朵从未听过,世俗的心思从未想过的无价珍宝,它将被上主镶嵌在永恒的生活册子上,不再更替,待这短暂而且有限的生活终结时,我们便可同主耶稣一同凯旋,一同欢欣,同圣保禄宗徒一起向天主汇报说,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场赛程我已跑到了终点,上主交给我的任务我完成了,现在可让你的婢女安然去吧!憩息在你的圣怀中,直到永远。

http://www.chinacatholic.org

来源:信德报(第204 期)·
作者:魏佳美

http://zjsck.chinacatholic.org/XindeNews.asp?Id=1516

<新加坡嘉诺撒修女会>

新加坡:嘉诺撒修女会选举出新一届领导团队

http://www.chinacatholic.org
2009年1月6日16:36:49·来源:信德网

信德网译自CatholicNews 12月14日星期天,嘉诺撒修女会通过一个简单而神圣的礼仪,迎来了新一届地方会省的领导团队。即将离职的省会长 Sr. Anne Tan, 陈修女欢迎了新的省会长林雪贞修女(Sr. Marilyn Lim)和她的两个委员:Sr. Theresa Seow 萧修女和陈修女(Sr. Geraldine Tan)。

嘉诺撒修女会15届总会代表大会号召整个嘉诺撒修女团体,走上一条皈依之路,以“确保与耶稣一致的真实改变,……尊重我们所生活和服务的不同文化现实。” 玛丽琳修女说。她表示,作为地方领导,她的主要职责即在于做一位管理好本会省53位修女的好牧人,并且做好与平信徒合作者的联络工作,使他们根据要求得以成为改变世界的大使,建设一个更具人性化的世界。

林雪贞修女于1969年加入嘉诺撒修女会,虽然她忠爱教育事业,但在1978年她被要求去做修会培育工作。1990年林修女去了罗马,作为修会国际秘书组成员之一在那里工作了六年。“那份工作使我对普世教会有了更加宽广的视野,在教会的中心工作给与了我非常丰富的经验。” 她说。

林雪贞修女于1996年回到新加坡,在那里工作直到2002年她被选为参议员,再次回到罗马之前。她在罗马工作了6年之后,在澳大利亚作了短暂休息,于今年8月回到了新加坡。

“在这段过度时期,本地会省面临着许多挑战,我想,修女们期望有一个人可以带领本会省走过这一非常时期。”林雪贞修女说。“和全会省修女一起,我们想找到一个更加合适的方式,使我们在作为修会会员和嘉诺撒修女上保持一致的道路,并对我们会祖圣玛达肋纳•嘉诺撒修女所传递给我们的特殊恩典保持忠信。”

“在我们被召叫去面对我们的团体生活和使命前景中,我对我们会省充满希望。”林雪贞修女说。“当我们在与我们服务的平信徒合作伙伴中越来越多的分享我们的生命和前景时,我们就会重新发现我们团体的喜乐。随着新加坡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们也想准备好,有能力以高素质的牧灵人员照顾我们的老年人群。贫穷总是在我们中间,我们需要用眼睛去发现它们,特别是那些被全球化趋势所挑战,并常常陷于迷茫的青年们。”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catholic.org/XindeNews.asp?Id=11319

2009年3月2日星期一

<是基督吸引了我>

「是基督吸引了我」
葉惠霞修女談聖召
(訪問記錄)
 
日期:2001年8月15日
地點:嘉諾撒仁愛會修院會客室
今年適逢香港嘉諾撒仁愛會葉惠霞修女發願廿九週年。為甚麼當年她會毅然拋棄世間的繁華,投身修道院,並且三十年毫不言倦?我們決定n門造訪,請葉修女把真情剖白,道出箇中因由。

「我跟你們一樣是主教座堂的教友,我在這個堂區長大,在這裏領洗。」一見面葉修女就親切地對我們說。葉修女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在嘉諾撒聖心書院就讀,所以對座堂附近的環境,有一份特別濃厚的感情。「以我自己的體驗,小學的宗教薰陶與天主的召叫有很大關連,雖然我長大後才察覺到上主的呼喚。」


提到宗教薰陶,葉修女也嘖嘖稱奇。她原本出自教外家庭。她九歲時,父親的一位好朋友,是個教友,說服她父親讓她領洗,好讓她可以入讀聖心學校。她領洗後,父親雖是教外人士,卻非常尊重她的宗教信仰,逢主日提醒她先參與彌撒,然後才開始週末節目;星期五也提點她要守小齋;五月和十月的每個晚上,又帶她來到聖母山前誦唸玫瑰經敬禮聖母。所以她雖然出自教外家庭,但從小卻接受近似公教家庭的培育。



備修生時代的葉修女
少年時代的葉修女,看見別人穿上類似修女服飾的長裙,也覺反感,因她十分活躍好玩,服飾也頗時尚。讀中學時,雖然每級都有一位負責修女,與修女的接觸可算密切,但卻談不上有任可影響或感受。「中學末期,上主漸漸介入,祂的恩寵在我身上工作,對修女的生活漸感興趣,再加上當時與修女們漸漸熟落,她們對我竟產生了吸引力。」她特別佩服修女們的善表,對人的關切和傳教的熱忱。有一次,宗教科一位修女出了一條作文題目,要同學們說出自己將來的志願,葉修女竟然不自覺地寫出希望作修女,這是她以前從沒有想過的。其實,若論入修院修道,她是班中最沒可能的一個:她父母既非教友,家中又祇有一個仍在英國讀書的弟弟。但天主的恩寵又豈是常人能料!「同年的四旬期避靜中,我看完一套耶穌苦難的電影後,內心感受良多,覺得十字架上基督的愛是那麼深厚,自己實在無以為報。祂正在驅使我以愛還愛。」



攝於發永願慶祝會
入修院前,天主為葉修女提供了很多踏腳石。在認識了加入修會的要求及過程後,每個主日她必跑到堅道備修院,聆聽修女介紹修院的生活,並與同道者分享。她說:「每次相聚的時候,我都很開心。就算後來踏入社會工作,每到星期日我都會放下一切,參與這個聚會。」

行將畢業那一年,她更藉寄宿為名搬到學校居住,其實這已是備修生活的開始了。她除了照常上學外,還得到更多的時間去祈禱及參與彌撒,「備修院就好像是我的家!」她的父母亦開始察覺到她有修道的傾向。


畢業後,她在商行任職秘書,生活圈子擴闊了,社交生活也漸多,事業亦頗成功,家人以為她把入修院的念頭打消了。在學車的初期,父親願意送她一部汽車,希望盡力挽留她。但事實上,「經濟的獨立,享樂、物質的生活,卻不能完全滿足我內心的渴求,上主正在催迫我去尋覓一些物質以外的、永恆不朽的價值。我感到上主對我的召叫愈來愈明確。」


在這人生的轉捩點中,葉修女透過懇切的祈禱及每天參與感恩祭,才有力量去作最後的抉擇。「回溯當年那一刻,我實在不知那裏來的勇氣,膽敢向我那性格剛強,頗為嚴肅的父親,道出自己心中的抉擇。其實我和父親的關係甚好,他最疼愛我,弟弟又在英國求學,家裏祇有我一個女兒,而我剛開始工作賺錢,在情在理我也應該留下照顧他們,所以自己也覺得內心有愧。」起初,她的父親並沒有斷然拒絕,只是希望她待弟弟從英國返港後才作打算。她的母親除了以淚洗面外,還請來家族中的長輩遊說她。跟著的幾個月中,彼此都在掙扎。「最後,為了我的終身幸福,還是我那慷慨的父親道出:『你去吧!』」葉修女如釋重負,但同時亦暗地裏為雙親難過,惟有祈求忠信的上主祝福他們,並百倍地賞報他們。「上主雖然召叫了我,但落實地,我可作甚麼?我沒多大考慮,祇願意完全交出,任祂自由地使用我,去履行祂在我身上的使命。」


在初學期間,每次葉修女與母親見面時,母親都勸她回家,直至她發了永願後,才沒有提出類似的要求,似乎她母親也漸漸明白了修道生活的意義。至於她的父親,有時也會後悔讓她入讀聖心學校,但仁慈的天父並沒有忘記她父親所做的一切,今年復活節他終於領洗了。「耶穌曾說過,誰若跟隨祂,便會獲得百倍的賞報。在我的家人身上,我目睹這承諾的兌現:我雖然不在父母跟前侍奉,但他們身體康泰,在晚年時仍可以四處走動,讓我能專心侍主,已是最大的回報。」她深深感謝天主所施予的恩寵,特別是聖母對她無微的眷顧,因為她不但是在聖母月領洗,也在聖母升天瞻禮前加入修會──一個特別熱愛聖母的修會。﹝筆者按:說來湊巧,我們訪問葉修女那天,剛好亦是聖母升天瞻禮日。﹞


葉修女在梵二大公會議結束後加入修會,此時很多修會都展開更新行動,所以她是第一批不用穿會衣的保守生。她入修院後,主要是學習嘉諾撒仁愛會的會規及精神。三年的初學期雖以理論為主,修院也會按照各人的專長及興趣,讓修生們體驗實際的牧民生活。起初,她被派往黃大仙嘉諾撒小學任教要理,到第三年,她先後在聖瑪利小學及其鄰近的葡僑子弟學校任教。發了願後,再接受師範訓練。


作為嘉諾撒仁愛會的修女,她矢發三個聖願:神貧、貞潔和聽命,這三個聖願讓她更實際地步武基督。三年初學期後,便發初願,成為正式修女。一般發了初願的修女,會有五至九年的時間,透過團體生活、祈禱、及使徒工作,去考驗自己的聖召。每年她們都要「復願」一次,直至發了永願為止。


葉修女(右)與胡樞機攝於發願銀禧慶祝會
「藉神貧我放棄了財物的擁有權,不過我仍然可以享用日常生活的需要。」一個當護士或教師的修女,會把所得的薪金全數交給修會,讓大家一起分享。修會的生活是分享的生活,無論在知識、物質及靈性各方面,彼此分享大家的資源。葉修女認為:「神貧生活並沒有剝削我的權益,相反使我更自由地、更灑脫地不受物質的牽制,知恩地去接受上主慈恩的照顧,及善用祂藉修會所供應的一切,度著簡樸的生活。神貧的生活使人更體會到靈性價值的重要性。」
放棄了婚姻生活,沒有家庭的束縛,令葉修女可以更自由地去接觸和關懷更多的人。她覺得最自豪的地方,就是能夠做一個前線工作者。在學校,她每年可以接觸數百的學生;在堂區,她接觸到有著各種需要的人。賴天主的力量,使她成為上主的工具,彼此達到真摯的交流,有如依撒意亞先知所說:「上主的神臨到我身上……派遣我向貧苦的人傳報喜信,治療破碎了的心靈……宣佈上主恩慈的喜年。﹝依61:1-2﹞」


人性始終是軟弱的,若是沒有規限,一般人都會任意而為。修女們透過聽命去履行使徒工作,考驗自己能否放下私我而去承行主旨,及體驗團體的生活。葉修女不諱言:「在三個聖願中,對我最大考驗就是聽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和主張,人與人的相處不一定可以合得來的,藉著聽命一同邁向修德的道路,也肯定上主在我身上的計劃。」
回溯卅年的修道生活,葉修女覺得她接受多於付出,就像聖保祿宗徒所說:「天主偏召選了世上愚妄的,為羞辱那有智慧的;召選了世上懦弱的,為羞辱那堅強的;甚而天主召選了世上卑賤的和受人輕視的,以及那些一無所有的……為使一切有血肉的人,在天主前無所誇耀。﹝格前1:27-29﹞」她總結時說:「確是『基督吸引了我』!正如祂吸引了我的會祖聖瑪大肋納一般,使我能回應十字架上基督那無條件的愛。祂使一無所有的我成為一無所缺,願上主永受頌揚!」


主教座堂 推行聖召小組
2001年10月12日


转载: http://cathedral.catholic.org.hk/interviews/sister_yip/sr_yip.htm

<有关修道生活>

天主教论坛
有关修道生活讨论区:
http://www.evland.com/bbs/viewthread.php?tid=440&extra=&page=1

<我為甚麼選擇回應修道的聖召>

  首先多謝贖世主堂的神父們給我這個機會向大家說話,分享我這個「新丁」的心聲。
  我在去年九月入修院,前後有很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為甚麼你會入修院?這個問題確實不容易答。
  在一九九一年,當年我家已移民澳洲,但家人已回流香港,只剩我一個人在讀大學,只差一年便畢業。我和一般的年青人一樣,有愛情,有理想,也開始計劃未來:儲錢準備結婚,組織家庭,發展事業。我在澳洲也有上聖堂參與主日彌撒,在歌詠團服務,不過是為了「拍拖」多過為了天主而去。天主「突然」地在那時給我一個邀請:他對我說:「這不是你的路。」雖然這個經驗印象深刻,但我不肯定這就是修道的聖召。
  那時自己完全不懂得處理。一方面想繼續原先的計劃,但實際上接下來的九二、九三和九四年,我的理想全都湮消雲散。接二連三的不合格使我不能如期畢業,而大學方面甚至要求我停學,因為教授們都摸不著頭腦,為什麼我忽然退步了這麼多;最終他們認為是我有心理問題,勸我休息及停學。這三年在極度的矛盾中–一方面要走自己的路,但實際上又走不了,而天主的召叫又越來越明顯–是不是真的天主在召叫我呢?
  在最不知所措時,(在天主的安排下),我在偶然中認識了一位外國神父,並成為我的神師。他是第一個帶領我進入聖召道路的人,也是他首先肯定天主是在召叫我。我跟了他三年,他教我怎樣深入地祈禱,亦矯正我的信仰。同時我認識一群熱心祈禱的教友,從這個團體中我深深地感到天主的愛,而在祈禱中我的召叫亦成長起來。於是,我決定與女朋友告別,這是最難過的一刻,但我必須作出選擇,我選擇了主。隨著在九四年尾,神師與我在祈禱與詳談後,囑咐我找修院,是作回應的時候了。
  話說回來,這三年其實十分寶貴,是天主用逆境叫我去依靠他,亦同時除去我的驕傲。天主有意塑造我,使我變得積極進取,不再是以往的「得過且過」,「理所當然」。我在堂區亦感到獻身與服務的重要,和以前為拍拖和為滿足野心迴然不同。所以,是天主主動找我,叫我和他接近。
  天主的仁慈和大能一直繼續,九四年回港時詢問了聖神修院,院長姚神父接納了我,歡迎我在大學畢業後回來。在一切塵埃落定後,九五年我重返大學,亦順利畢業。此時天主也體諒我有工作的野心,也是一個考驗,他特別安排了一份十分合適的工作給我。結果連上司也想提升我。但我在祈禱中一次又一次地收到天主召叫,結果我仍決定放棄升職的機會,回港、入修院。
  所以如果我要回答先前的問題,我會答:「因為天主愛我,而我愛天主。找到他是極其甘飴的事,我願意每個人都找到他。他邀請我過一個修道人的生活,用這個方式去活出他愛的訊息。天主願意利用人(用我)去說天主痛錫每一個人。」
  在入修院前還有一段小插曲,我是家中的獨子,父親不是教友,也不熱衷於信仰。我在入修院前半年才向他們提出我入修院的決定。對我父親來說是個晴天霹靂。他一向以為我會跟他做生意。之後家裡僵持了很久,幾次談話也沒有結果。我只可以把一切交託上主。到我收拾好行李離家入修院的那一天,他看到我的行李,問我去那裡,(他以為我返澳洲),母親代我答:「兒子今天入修院」。我就提著行李走了。到今天,好像甚麼也沒有發生。天主又幫了我一次,使我認為最沉重的包袱變得最輕鬆。
  我要多謝為我,為聖召祈禱的你們。我在外國沒有失去信仰,甚至在一個不熱衷宗教的國家裡找到天主的召叫。第二我要多謝我的母親,她是個熱心的教友,是因為她的祈禱和支持,我的父親才會軟化下來。我想和在座的父母說,你們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最後我想說為甚麼我在九七回歸時回來,澳洲教區也極需人才,我神師也想介紹我入他的修會,但我仍選擇回來。除了是生於斯,長於斯這個情意結外,香港教區亦是莊稼多,工人少,而再北望中國大陸,我感到有一份使命,我要回來。在座的年青人,曾幾何時我和你們一樣,有自己的路,但天主就正正召叫了我行他的路。如果你們心裡亦有一個呼喚你的聲音,容我說一句話:不要以為它是假的。

林勝文修士

转载:
http://www.hss.org.hk/seminfo/oldsems/ephsharing97.htm

2009年3月1日星期日

<徐锦尧神父:聖召路遙 , 上下求索>

我是一個鄉下人。先父徐麟祥從廣東省東莞縣移居香港,和家母陳肖珍結婚,於一九四三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酣的時候,在大嶼山大澳村生了我。先父在我九歲時去世,留下母親、七歲的妹妹笑芳、和兩歲的妹妹笑。我是家中的唯一男孩。
我們全家拜神;遠親近鄰,沒有一位是天主教徒。但我今日的信仰和聖召,卻似乎就在這裡奠下了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基石。

四、五十年代的大澳,是一個沒有自來水、沒有電、沒有公路和任何現代設備的小鄉村。正因如此,那是一片十分乾淨的樂土,也塑造了我的「綠色」性格。我是個鄉下人,是大地的兒子,所以我覺得較易認識和接近那位大地的創造者天主。大部分的夏日黃昏,我都和其他孩子踏著田間的小徑、背著夕陽、聽著蛙聲、迎著拂面的和風,走向山腳的山坑去游泳。

那時,基本上是天天天藍,點綴著潔白的浮雲,幻化出無盡的圖畫,也編織了我許多如詩的美夢。秋天的夜晚,更為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和一大群孩子玩「迷八仙」的遊戲,躺在鹽田上,看到一輪皎潔的明月從東方昇起,就像躺在母親的懷抱中……。這經驗讓我有能力欣賞蘇東坡所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

亦因此,我很易進到聖經「諸天述說天主的榮耀」的境界。我沒有玩具。當時的孩子們都喜歡集體遊戲,不分貧富和信仰,大家都像兄弟姊妹般一起盡情的玩。儘管我們的家是大澳中最窮的人家(我爸常生病,靠媽作小販維生),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和彼此的守望相助,卻使我深信,天國可以蒞臨人間。亦是這種環境培養了我對團體生活的重視和嚮往,並植下了我的教會感和民族感的種子。

我十三歲進了聖神小修院,因緣是因為曾經遇上了幾位慈祥的神父和修士,因而對神職人員由衷的嚮往。我當時並不清楚做神父是什麼一回事,但我能夠成為今天的我,卻是應驗了耶穌的話:「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若15:16)我的母親和所有親戚,包括最愛我的伯父和姑母,都反對我入修院。因為我讀小學時年年考第一,加上我是大澳唯一在「小學會考」中能考到去香港讀「初中一」的學生,所以母親和所有親友都把我看作是徐家的希望。入修院便等於使這希望幻滅。何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我這個外教的母親來說,讓獨子作神父確實太不可思議了!但「在人不可能,在天主卻不然。」(谷10:27)

我終於獲得了母親的勉強「同意」,進了香港西貢的聖神修院。更戲劇化的是,她和我的兩個妹妹,竟然在我入了修院後的第二年領洗了。修院並非人間天堂,長上也不見得時常講理;今日所追求的個人成長、管理制度、尊重個人的情緒和私隱等等,當時並不流行。反而嚴謹、克己、服從、謙卑、守規……,你能想像得出的嚴格訓練,在我的小修院生涯中卻應有盡有。在十三年的大、小修院生活中,我每星期辦一次告解,每月見一次神師,從不間斷。我每天做公、私省察,也有一張自制的反省表格,提醒自己每天要做的神業和小克己、短誦、特定的善工等等;連在寒、暑假回家渡假時,也忠實而用心地去完成這項任務。

我是完全自由、自願、快樂地去做這一切的(有些同學則要經常勞動神師催促才去辦告解或見神師),難怪在我們十一位同屆進入小修院的同學中,只有我一人能升神父了!我在進入小修院前,已唸完了五冊英語,但在進入修院時,還是要和其他同學由第一冊讀起。長上說這是遷就其他程度低的同學,也是修練謙遜的方法。我對此毫無怨言,也不覺自己的天才被埋沒。我十分喜歡勞動,除每天勤於做例行的清潔工作外,每逢大節日修院大掃除時,更是幹氣沖天。

我喜歡體育運動,雖然身體因為先天不足、後天不良,而體型瘦弱,但在某次全修院的馬拉松賽跑中,居然榮獲第二名!但因為我也喜歡音樂和彈琴,自初中二起一直到升神父為止,已成為修院的琴師或指揮,所以每週總要利用幾次體育課的
時間去練琴;有幾年還要教其他小師弟彈琴,所以常要犧牲體育。

讀哲學時,曾經有一位教授因為一位同學上課時睡覺鬧出笑話而遷怒全班同學。他也責怪我,甚至說如果我不喜歡上他的課,我可以立刻離開修院。我沒有憤憤不平,也沒有受委屈的感覺,也許是因為我生於貧窮,已經習慣於順服生命吧?「乞丐沒有選擇權」(Beggars have no choice),我哪有權埋怨?埋怨又有什麼用呢?在隨後的鐸職生活中,我受過更多委屈,但孔子的話常在我心中:「我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上達到人生更高的境界。

我很相信,天主如果關了一扇門,就會為我開一個窗。痛苦,不過是天主化了妝的祝福。我喜歡讀書,小時已把《三字經》、《千字文》、《幼學詩》背熟了;進入修院又喜歡背誦聖經的重要章節。所以聖經和中國文化就在不知不覺中,在我的小小心靈內「交流」起來。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我是那麼的執著於「教會中國化、福音文化化」。我在羅馬唸神學時,曾經利用三次的暑假,分別在英國的一所醫院、法國的一間中國餐館、德國的一間工廠中作過暑期工,所以我對工人的辛勞和苦況能夠較有體會。我是香港初期一個匱乏社會中的窮人;在歐洲,我看到甚麼叫「富裕社會中的窮人」。

我於一九七一年八月十四日聖母升天節前夕升神父。之後我作了兩年副本堂,四年教友總會和青年聯會的指導司鐸(全職的),三年本堂神父。我做過一間小學、一間中學的校監,一間中學的神師(校牧),也教過小學生的要理、中學生的倫理。我經歷過七零年代「認中關社」的熱潮,和青年人對權威的反叛。當時,如果你不跟青年人講理,不用他們聽得懂的、活生生的語言向他們傳福音,你就會失去他們,他們會「用自己的腿」去告訴你:「我們不需要你,也不需要你的『道理』。」

經過九年的鐸職生涯後,我感覺到有使自己補充一下的需要,於是到英國的牛津大學兩年研究倫理教育,隨後即寫成了六本一套的倫理書。教研中心隨後也於八六年成立了,於是開始了我不斷往台灣、中國大陸的工作,有時也要到星加坡、馬來西亞或全球其他華人教區去為當地的華人傳福音。我現在所深信和要傳佈的,是一種我十分相信的信仰:「正視人生」的信仰。我認為信仰要和生活結合,聖經和文化、宗教和社會也要結合。教會是天國的工匠,我們要和基督一起,聯合世上所有懷善意的人們(不分宗教和種族),去重整世界的秩序,為一個更快樂、更人道的社會而奮鬥。

我現在致力推動的新要理、倫理教育、公教家庭教育、建設基基團、公民教育等等,便是要為未來的社會鋪路。我堅信我們有三重身分:香港人、中國人、基督徒。我們要扎根信仰、投身社會、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注目永恆。做神父、跟隨聖召,不是要做自己的事,而是要回應天父的召叫,和主教及其他神父共融在一起,去回應世間的真正而長久的需要,使天國臨現人間。聖召完成的時候,就是我們回歸父家的時候。這種聖召是快樂的,我慶幸能走上這條聖召之路,並且已經做了二十九年快樂的神父。

徐锦尧神父

Source:
http://fr.luketsui.idv.hk/Page06/Page06_01.htm

2009年2月27日星期五

<预告不能说的秘密>

果篮离开了田庄,
召唤的声音在很后面,
拼命想挽回聆听的浪漫,
却因缺解而渐行渐远;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神秘,
很想说出来,
不敢说出来,
有的盛开,
有些变成秘密。

2008年6月28日
八打灵,圣依纳爵堂
晚上7点请你来,开取工人的秘密!

吉隆玻总教区促进会属下圣召联谊事工部在日前开会议决于
2008年6月28日(星期六)
晚上7点-9点正
主办圣召座谈会
地点在八达灵圣依纳爵天主堂
主题为"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受邀分享嘉宾有
促进会指导顾问周莉娜修女
赫佐治神父
李义兴修士
他/她们的集体交谈心得会是精采万分,他们也准备了回答教友们的问题。

座谈会总策划王安当神父邀请教友家长和青年们千万别错过机会,来看看和参与发问,究竟圣召的秘密是什么?

他呼吁各个堂区促进会、圣母军、基信团(BEC)和华语团体组织鼓励和号召教友们以行动响应,热烈的协助推动,为本土华族圣召兴起热潮。
总教区圣召小组神师基理士笃斐神父届时亦会给予致词。

另:
附上贴招文: 赵清福
图: 罗修伟

<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新闻稿) "家长如何可以培育圣召?"一位家长问。
"我如何知道孩子有圣召?" 另一位家长继续问。
"我们会有一个轻松的座谈会。"
主持人叶慧祯告诉约200多位来自各个堂区、彭亨州与圣依纳爵堂的教友和听众。

吉隆玻总教区促进会属下圣召联谊事工部联合圣依纳爵堂联合主办"一个不能够说的秘密"圣召座谈会。 策划神师圣依纳爵堂副本堂王安当神父邀请了教区圣家堂副本堂赫乔治神父、促进会指导顾问周莉娜修女和李义兴修士到来与听众分享他/她们的圣召秘密。

周修女首开先河说当一位完全奉献的修女可以与耶稣亲密的来往,效法和跟随耶稣的脚步生活。 她小时候非常好动,常常和哥哥弟弟到处跑。少女期间尤其喜欢驾着摩多到处去。但是天主反而召唤她当修女,怎么想也想不通,家人也感到奇怪。原本的首愿是当一位女警维持治安。第二个愿望是当教师,可以教育下一代。天主却另有安排。

当时她意味到天主可能在召唤她,就去找康副主教,寻求他的看法和意见。康副主教协助她做圣召分辨。由于当时她不认识任何的修会,不知道怎的自投罗网的加入了嘉诺莎修会。修会神长们一路来帮助她善渡祈祷、分辨和培育的陶成生活,前后需要约10年才发愿成为一位嘉诺莎修女。很有趣的是偶尔碰到马来妇女见到她穿着会服时会说:"tidak boleh kahwin, banyak sayang."(不能够结婚,很可惜)。由于三言两语也说不清, 她唯有微笑回应吧了。

莉娜修女表示真正爱上一个人,就会将自己最好的一份留给对方。你若爱上主耶稣基督,自然而然的就会将最好的给予主。她的爸爸没有反对,反而劝她要考虑清楚,决定后要全力以赴和全心全意的跟随主耶稣,不要半途而废。

谈起修道的选择,她认为不能够以"东家不打打西家"的求职的心态看到圣召。所以教会很严谨的协助望会生分辨圣召。她那一年原本有13位组员,到发愿成为修女的才有3位。做不成修女也不是怎么样严重的事情,还可以成为好教友继续的帮助和事奉教会,也可以结婚成为好母亲。当一位修女是天主的特殊召唤,必需由天主主导和扶持,并不是靠人的愿望就能够成事的。

赫乔治神父是印度族,他一开口就用流利的华语介绍自己来自一个普通的教友家庭,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天主恩赐予他语言的天分,他在台湾短短两年下了很大的苦功,不但能说,还确实的能够阅读华文。

赫神父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母亲是基信团的活跃核心分子。童年时是圣安当堂的教友,从小就受来自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神父的熏陶,脑海中开始有想当神父跟随耶稣的念头。 后来在修院经过六年陶成后,突然发觉华语教友们缺少教会的教导,对福音反应冷淡,就有意思要学习华语好帮助华语教友。当他告诉总主教有关的念头时,总主教非常的赞成和鼓励,因此也就保送他到台湾学习正统的华文。他也不负众望,学成归来,现在是加影圣家堂的副本堂神父。
主持人问起去修道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他表示修道前在银行工作,帮忙供屋子和家庭费用,确实担心会影响家人的经济负担。但是哥哥和姐姐都鼓励他回应主的召唤,不要过度忧虑家里的事情因为他们会想办法。父亲也没有反对他要修道,反而是最热心教堂事务的母亲哭的泪如雨下,不舍得他走。为避免太伤母亲的心,他只是祈祷和将申请入大修院的表格放在祭台上,时限接近时发现妈妈竟然签名肯让他去修道。现在屋子的分期付款供完了,姐姐也结婚了,哥哥也有了工作,家人都过得平安喜乐,真是感谢天主的恩赐与护佑。

赫神父说修道时要独立安排本身生活起居的种种琐事,如洗衣服是件令他头痛的事,幸好有了洗衣机,解决了问题。另外就是同时期修道的年龄差巨从最年轻的19岁到年长的40多岁。心想40多岁开始修道,晋铎时岂不是已经50多了,天主怎么会选他们呢?后来相处久了,年长的修生很不简单哦!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有位甚至曾经到过世界各国,对事情都有深入透视的观察能力,和他们在一起可以学习很多东西。

团体生活是个挑战和磨练,年长的经常会对他的做事方法有意见,就会告诉他这样不行,应该那样,慢慢的他也就适应了他们的做法,自己也不知不觉中成长了。在台湾生活经常会接触到老神父, 刚刚开始学华语时候最怕就是听他们讲华语,也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他们。好不容易的克服了种种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障碍,开始逐渐的以华语进行弥撒和牧民事工了。

当问起关于女朋友时,神父说修道前有个很谈的来的女性朋友。他们交往了约年多,女方的家人都没有反对。为了探讨天主的召唤,他没有同她进一步的发展感情,经常保持一个距离。修道期间还常收到她的信。他很珍惜这段感情也经常为她祈祷,祈求天主带领她和护佑她。现在他们仍旧是朋友,没有问题。他表示除了家人外,另外一位亲近的女性是圣母妈妈。圣母妈妈在神父的心目中有个特别的地位,他经常向她祈求帮助。

李义兴修士出生于吉隆玻冼都区,当地算是吉隆玻的神职圣召地,出了几位神父、修士修女。 他是首位由总主教派往台湾接受司铎陶成培育的修生。学生时代的他, 是在冼都圣若瑟堂看到FR A。THOMAS在堂区的事奉服务和教导青少年团体的牧民事工中听到主耶稣好象在召唤他当神父。

后来全家搬到甲洞居住,他也出来社会工作了12年,曾经有段时期淡化了修道的念头。接着从新在圣爱堂活动和事奉时,心中的悸动重现,又听到主的召唤。很奇妙的,遇见陈聪敏神父看到他这么热心教堂事务, 就讲: "不如你来当神父。"
碰见总主教时候,他也多次问他: "要当神父吗?"
于是他就找了本堂神父谈,慢慢的帮助他祈祷分辨圣召。

他家里有三个男孩子,他是老二。出于关心修道后的家里经济状况,就问妈妈的意见,妈妈说没问题,他也忘了询问哥哥和弟弟的意见。虽然有许多的异性朋友却没有一个亲密女友。由于有着探讨神职圣召的念头,从一开始就没有刻意的发展男女感情。刚开始修道的最大挑战是经过出来工作了12后年再从新拿起书本上课。

第一年是很艰辛,到了第二年就适应了。修道期常会遇到困难,但都会找神师谈,凡事也就解决了。有时后,圣召的念头会有所动摇,心中好象有大石压住,通过神师的指导进入静默深切的祈祷寻求天主的大能带领后,心中的大石自然的消失了。

在修院的生活蛮多姿多彩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是一个丰富的人生体验, 整个陶成培育过程的语言是华语。谈到改变,李修士认为修道人必需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和行为。必需学习团体生活,适应改变,达致独立自主的习惯。

主持人叶慧祯通过发问,使到三位嘉宾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天主召唤他/她的秘密,这个座谈会气氛融洽,充满了笑声,让与会者都能够感觉到修道者的喜乐。

一个半小时很快的就到了尾声,主持人特别邀请了总教区圣召小组指导神师FR CHRISTOPHER说话,神父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用简易的马来话要求大家帮忙一起推动圣召的醒觉,他同时感谢促进会全体同工和王安当神父的协助推广圣召醒觉意识。

接着他颁发了记念品给予嘉宾。这时候,王安当神父带领大家闭会祈祷感谢天主,同时联合在场神父们一同降福于与会者。座谈会开始前,由"事奉心弦"音乐福传小组事工荣光、KELVIN和翠芳以多首圣歌带领会众歌颂赞美天主和开会祷。

文、相片: 赵清福 04-07-08

2009年-1012年省会培育局

2009年1月19日

本会天主之母马来西亚省会选出
2009年 - 2012年

培育局:
省会长: 陈淑娟修女
副省会长: 何月卿修女 (初愿修女导师)
省议长: 郑丽娥修女
保守生导师:苏莉芳修女
协调员: 周莉娜修女
会员: Sr. Santha Rajoo

嘉诺撒圣召催化团队:
1. 周莉娜修女(吉隆坡总教区:增江北区)
2. Sr. Yvonne Francis (吉隆坡总教区:增江北区)
3. Sr. Santha Rajoo (甲柔教区:居銮)
4. 黄秋萍修女 (甲柔教区:马六甲)
5. 徐素岩修女 (甲柔教区:昔加莫)
6. 何闰明修女 (槟城教区:和丰)